“巴渝粮仓”春耕备耕出现新农民新耕耘
来源:m6米乐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17 20:53:05
人勤春来早。农民操作农机下田翻耕、在水田里覆膜育秧……巴渝大地已是一片农忙现象。
本年春耕备耕时节,记者在“巴渝粮仓”重要产粮区的梁平区、长命区走村串户,除了传统的农忙场景之外,又看到了不少新农民新耕耘。
重庆近年来在施行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进步工程等根底上,经过扶持新农民、开展“新农服”、推行新农机,继续开展“巴渝粮仓”,进步粮食生产能力。
在梁平区星桥镇星桥社区,这几天区里30多名种粮大户,聚在重庆田中秧农业科学技能股份合作社开办的“田间校园”,争相学起各类种粮智能新技能。
种粮大户孙远涛站在田坎边,学的是操作无人插秧机。刚上手练,还不了解机器功能,孙远涛操作的无人插秧机在掉头时,经常压到禾苗。“学新技能就要重复练,学成之后我预备立刻买台机器,本年春耕正好派上用场。”
“从人力插秧,到人操作机器插秧,再到无人插秧机的使用……种粮新技能更新迭代快,不学就会掉队。”梁平区农业技能服务中心主任罗绍岳和记者说,种粮大户“学艺”劲头足,想节本增效,让种粮更赚钱。
这时,孙远涛也接过话茬说:“以无人插秧机为例,依据田块形状,事前规划道路,然后精准定位、导航、栽插,一台机器最少节约一个劳力,每天多干两个小时,亩均节约将近200元本钱。”
技多不压身。在梁平区这所“田间校园”,田里动的、空中飞的都能学。种粮大户文涛几年前上了农用无人机操作“根底班”,本年他报上自己的名字去参与“进阶班”。“这次要点想把无人机物资吊运、无人机修理技能学会。了解把握更多‘新耕具’,种粮才干事半功倍。”文涛说。
在长命区云台镇小岩村,本年办起的片区社会化服务基地,招引了十里八乡种粮大户重视。这个基地由长命区供销合作社、重庆壹稻农业股份合作社联合社一起打造,能够辐射长命区云台、石堰等城镇的5万多亩农田。水稻育秧、栽插、机耕、机收、烘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这儿能一站式办齐。
记者采访时,这个新“农服”基地的工厂化育秧车间正满负荷工作,只见一个个秧盘经过基质入盘、均匀撒种、覆土、喷淋等程序后,被规整地送入暗化室催芽。
“比较于传统田间育秧,工厂化育秧出芽规整度更高、苗情更壮,遭到许多种粮大户欢迎。”重庆壹稻农业股份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邓中和记者说,本年春耕,长命区种粮大户已预订的工厂化育秧禾苗能够栽种6000多亩水田。
受撂荒地复垦整治、高标准农田改造进步等利好方针的招引,渐渐的变多的长命区新农民投身到规模化种粮之中。区里种粮大户数量从2021年的20多户,增长到2024年的120多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也“水涨船高”。
“继续完善新‘农服’基地建造,逐渐把全区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份额进步到五成左右,估计一年能节约农业投入8000多万元,有利于安稳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长命区农业开展服务中心主任何晓伟说。
在长命区石堰镇,中国科学院智能农业机械配备工程实验室长命宓羲农场项目有一处300多亩的栽培基地,这儿不少新农机的新使用让人耳目一新:凭借5G信息传输和高精准斗极导航,管理人员用一部平板电脑,就能遥控农机,翻耕犁田。经过传感数据,还能实时监控田间小气候、土壤墒情、作物成长等状况。
“咱们正在以重庆这样的丘陵山区作为试点区域,量身定做研制推行才智农机配备,让农民种粮更轻松、更智能。”中国科学院智能农业机械配备工程实验室长命宓羲农场负责人苏晓阳说。
“让更多新农民成为种粮主力军,让更多新农机下田作业……重庆开展‘巴渝粮仓’,正继续夯实产粮稳粮的根底。”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